作为成都高新区首批“岷山行动”计划
揭榜团队之一
成都前沿医学中心企业
华西医疗机器人研究院
成功研发了
智能3D医疗高速打印系统(3D-HSP)
近日,该系统投入临床应用
已经覆盖15个省(区、市)
智能3D医疗高速打印系统
智能3D医疗高速打印系统所打印的外固定支具,主要用于覆盖四肢骨关节及脊柱的创伤急诊和术后的外固定,比如腕关节、肘关节、膝关节等,多用于创伤急诊、骨科、儿科、康复等场景。
▲华西医疗机器人研究院官网
该研究团队针对传统技术底层缺陷,全球首创医疗冷凝固化无支撑架高速智能3D打印技术,可代替传统骨折后的石膏固定,精确高速打印外固定支具。患者受伤后,经1-2分钟实时扫描、后台数据推送到打印机,30分钟左右即可精准打印出固定支具,满足了医疗创伤急救2小时内处理完毕的临床应用要求。
产品相关负责人介绍,智能3D医疗高速打印系统实现多项核心技术突破,可以实现边3D打印、边快速固化,其效率超过传统3D打印技术20倍。团队未来将继续升级机型,有望能打印出像肩关节部位这种更复杂的曲面,帮助医生为患者迅速高效处理患处。
我们的打印底层技术,用了全球首创的冷凝固化无支撑架打印技术。这个打印技术结合用人工智能驱动打印轨迹的控制系统,我们将原来5到7个小时打印一个支具的时间缩短到了15到20分钟。这个新产品可能会替代掉大概60%到70%的传统产品。
——华西医疗机器人研究院3D打印项目负责人吴文韬
成功研发智能3D医疗高速打印系统(3D-HSP)的华西医疗机器人研究院,是西部第一批集“产教研”为一体,产业孵化为核心的新型综合研发机构,主要开展医疗机器人领域的创新与研发。通过“医工产教融合”发展新模式,研究院项目从临床需求到落地成型,仅需半年到一年半时间。
作为首批“岷山行动”计划的揭榜团队之一,华西医疗机器人研究院自2022年3月正式成立以来,在成都高新区及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支持下,依托国家级科研平台“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平台”以及华西生物医学大数据中心各级资源,突破了医疗机器人中配准与空间映射技术、图像处理技术以及人机交互技术等技术瓶颈,形成跨学科、跨机构、跨国界的协同创新体系,有效弥补了国内在胸腔穿刺手术、关节手术、脊柱手术、康复科以及放射检验科机器人产品上的空白,实现关键技术与国际一流水平同步。
为助力医药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成都高新区近年陆续出台9个相关政策。2022年出台的《关于医药健康产业建圈强链发展政策》,从重大项目落地、创新成果转化、重磅品种培育等10个方面支持生物产业高质量发展。该政策出台以来,已支持58家企业181个项目,完成超2亿元政策资金兑付,推动成都高新区医药健康产业蓬勃发展。
力争到2025年,成都高新区医药健康产业规模突破2500亿元,聚集企业超过5000家,着力建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生物医药产业重要增长极、国内生物医药产业重要创新策源地、全球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生物医药产业聚集区。
——成都高新区生物产业局相关负责人
更多资讯点击链接查看 大咖访谈 | 深度对话华西医疗机器人研究院院长李康
来源:成都高新区生物产业局
BioTianfu
高投生物医药园公司按照高品质科创空间建设标准,持续根据生物医药企业的需求,探索优化产业服务体系,在天府生命科技园和成都前沿医学中心打造一站式科技服务中心,为企业和项目提供全生命周期的一站式科技服务,涵盖从研发到生产,再到销售的生物医药全生命周期3大类14项专业服务,包含科技金融、创业孵化等19大类40项共性服务,通过一站式服务赋能园区企业,让入驻的企业充分释放创新源动力。
天府生命科技园位于成都高新区科园南路88号,占地面积111亩,总建筑面积22万㎡,于2010年正式启用。定位生物医药研发创新中心和产业孵化中心,主要聚焦创新生物制剂、化学药研发、中药现代化、细胞治疗、生物材料、医疗器械等细分领域。是西部地区乃至中国的标杆生物医药产业园区之一,作为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医药类园区代表,天府生命科技园已成为中国有重要影响的生物医药研发创新中心和产业孵化中心。截至目前,高投生物医药园公司已成功培育成都先导、海创药业、康诺亚、圣诺科肽母公司科等多家上市或拟上市企业,5家独角兽(潜在)企业,17家瞪羚企业,13家雏鹰企业,22家“专精特新”企业。
>> END <<
天府生命科技园微信